pg电子官网

为畲族群众建设幸福新家园

发布时间: 2013年03月22日 来源: 浏览次数:- T浏览字号:

  蓝国金老汉的家,位于万绿湖畔的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双田村。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,聚居着3000多名蓝姓畲族群众,他们自称“山哈人”(山里的客人)。

  3年来,村里建起了安居房,修筑了水泥路,农贸市场也于去年开业了……在蓝老汉的记忆中,改变是从2009年底开始的。那一年,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“双到”工作组,从距离双田村200多公里的深圳,走进了这个省定贫困村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村。

  多渠道多手段帮扶——山哈人走上致富路

  山清水秀的双田村,处在生态控制线内,这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养殖,工业发展也受到严格限制。加之双田村地处深山,交通不便,适合耕种的土地又太少,多年来,贫困、落后成为这里151户贫困畲族乡亲挥之不去的记忆。

  蓝国金也曾一度因贫困发愁,家里上有老下有小,两位老人需要照顾,两个孩子又在读书,无法外出务工的蓝国金只能在家种板栗,但由于缺乏改造资金和种植技术,板栗产量低,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。

  2010年,蓝国金收到了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“双到”工作组提供的2000元板栗种植改造资金,并参加了“双到”工作组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班。令蓝国金一家开心的是,随后的几年里,家里的板栗连年丰产增收,亩产值达到了8000元。

  “为帮扶双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经济,我们发挥当地板栗种植的传统优势,积极开展产业化帮扶。”据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为双田村引进了深圳农产品公司,并建立起“公司统购+村委管理+农户种植”的板栗产供销一条龙模式,引领畲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。

  “双到”工作组还聘请深圳、河源两地的种养专家和能手对贫困户进行种养技术培训,为适宜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购买猪苗、树苗、化肥等,帮助贫困户实现种养增收。一些贫困户家庭的富余劳动力,在“双到”工作组的帮助下,到深圳、东莞等地打工,增加了经济收入。2012年,不仅贫困户全部脱贫,而且,像蓝国金这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三年前的1400多元增加到8500多元。

  “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还通过帮助我们购买村水电站股份、兴建农贸市场进行出租、入股河源高新区等多种方式,增加了村集体收入。”据双田村村干部介绍,2012年,双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,比2009年增加了4.5倍。

  实施幸福安居工程——几代人圆了新居梦

  虽然搬进这栋崭新的二层小楼已经一年了,但蓝伟强老汉至今仍然激动不已。在距离新居不到1000米的那间泥瓦房里,他们一家三代一住就是几十年。50多岁的蓝伟强曾以为,自己有生之年住进新居没多大指望了。

  让蓝伟强和其他97个贫困户家庭没想到的是,2010年11月,由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援建的“整村推进、农房改造”幸福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了,并成为河源市农房改造的示范点和亮点工程。2012年,蓝伟强和其他贫困户从低矮、破旧的老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,几代人终于圆了新居梦。

  “当地村民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万绿源水质作出了牺牲,作为同饮一湖水的深圳市,我们应该从资金、技术、人力等方面给予全力帮扶,让贫困户早日住上新房子。”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相关负责人说,该局充分发挥自身项目管理优势,邀请专业勘察、设计单位对双田村农房改造区进行勘察、测量,并统一规划设计,力求高标准、高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项目。

  该示范点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,改造建设农房149户。建成的示范点内不仅有自来水和排污设施,而且铺设了水泥路,安装了路灯,实施了绿化,建起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。

  “现在住上了新房子,路边还建了农贸市场,买东西很方便。”2012年4月,省“双到”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容根到双田村检查扶贫工作时,村里79岁高龄、刚刚搬入新居的蓝大爷激动地对李容根说,“生活越来越好,我们的心里很甜啊。”

  实施系列民生工程——双田村焕发新光彩

  “以前没有路灯,晚上出门很不方便。”村民们说,“现在好了,‘双到’工作组帮我们安装了路灯,再不怕走夜路了。”作为在双田村实施的系列民生工程之一,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投入10万元,为双田村在省道两旁安装了253盏太阳能路灯,照亮了畲族人夜行的路。3年来,一个个相继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,不仅让双田村焕发了新光彩,也让畲族群众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。

  在pg电子官网 建筑工务局的帮扶下,双田小学更换了门、桌椅和黑板,学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得到较好改善;村委大楼的围墙进行了翻新,增加了宣传栏,更换了不锈钢大门和防盗网,村委大楼焕然一新。该局还为双田村建设了10个固定式垃圾收集池和1个垃圾中转站,设置了23个移动式环保垃圾桶,极大地改善了双田村环境卫生;投入10万元,为双田村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,让村民喝上了安全、放心的自来水;投入25万元帮助双田村建设了1.8公里长的“三面光”引水渠等水利设施,有效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0亩,保证了农作物的丰产增收。

  “村里所有主要干道都已经实现硬底化,铺设了水泥路,建起了公厕、文体广场、卫生室、农家书屋。”村民们高兴地说,“双田村越来越像个小城市了。”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